lì mù nán mén
立木南门的解释
立木:竖木于地上。用具体事实来证明新的法令、制度一定要推行开来。多用于形容取信于民。
成语出处:
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令既具,未布,恐民之不信,已乃立三丈于国都市南门,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,民怪之,莫敢徙……有一人行徒之,辄予五十金,以明不欺。”
繁体写法:
立木南門
立木南门的近义词:
- 徙木为信
成语语法: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成语故事:
战国时期,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,新法公布以后,为使人们相信新法一定要执行,商鞅命人在国都南门处立了一根三丈多高的木柱,声明谁搬动到北门就赏五十金。有一个胆大而力大的人果然得到五十金,人们认为商鞅言出必行就按新法行事
常用程度:
一般成语
感情*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
紧缩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《立》的解释
立 lì 站,引申为竖起来:立正。立柜。立足(a.站得往脚;b.处于某种立场)。立场。屹立。顶天立地。 做出,定出:建立。设立。树立。立意。立此存照。 存在,生存:自立。独立。势不两立。 马上,即刻:立时。立刻。立等。 姓。 坐破 笔画数:5; 部首:立; 笔顺编号:41431 <h2>详细解释:</h2>立 lì 【动、名】 <font color="#008000">(会意。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。本义:笔直的站立)</font> 同本义<font color="#800080">〖stand〗</font> 立,侸也。<font color="#660000">——</font><font color="#000000">《说文》</font> 君子以立不易方。<font color="#6《立》的更多解释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