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uǎn bīng zhī jì
缓兵之计的解释
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。指拖延时间,然后再想办法。
成语出处: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九回:“孔明用缓兵之计,渐退汉中,都督何故怀疑,不早追之?”
成语例句:
话大决意要杀陶三,监生恐闹出事来,原为缓兵之计。
繁体写法:
緩兵之計
注音:
ㄏㄨㄢˇ ㄅㄧㄥ ㄓㄧ ㄐㄧˋ
缓兵之计的近义词:
- 权宜之计 亦作“ 权宜之策 ”。为应付某种情况而采取的临时措施。《后汉书·王允传》:“杖正持重,不循权宜之计。
缓兵之计的反义词:
- 速战速决 .谓迅速地发动战斗,迅速地解决战斗,取得胜利。 管桦 《将军河》第一部第十二章:“﹝ 日 寇﹞增兵
- 兵贵神速 .用兵以行动特别迅速为贵。语本《孙子·九地》:“兵之情主速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郭嘉传》:“ 嘉 言曰
成语语法:
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指拖延时间,然后再想办法
常用程度:
常用成语
感情*色彩:
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
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
古代成语
英语翻译:
trick to gain time
俄语翻译:
план на выигрыш во врéмени
其他翻译:
<德>verschleppungstaktik <hinhalte,verzǒgerungsmanǒver><法>stratagème pour retarder l'ennemi <moyen dilatoire>
成语谜语:
暂停
读音注意:
缓,不能读作“yuán”。
写法注意:
计,不能写作“技”。
歇后语:
诸葛亮弹琴
《缓》的解释
缓 (緩) huǎn 慢,与“急”相对:缓步。缓行(x妌g )。缓慢。迟缓。 延迟:缓刑。缓办。缓役。缓征。刻不容缓。 放松,松弛:缓和。缓冲。缓解(ji?)。和缓。 苏醒,恢复:缓气。缓醒。 慢徐疾急 笔画数:12; 部首:纟; 笔顺编号:551344311354 <h2>详细解释:</h2>缓 緩 huǎn 【形】 (形声。从糸<font color="#008000">(mì)</font>,爰<font color="#008000">(yuán)</font>声。本义:宽松;宽大) 同本义<font color="#800080">〖relaxed;benottense〗</font>。如:缓带<font color="#008000">(放宽衣带。从容自在的样子)</font>;缓服<font color="#008000">(宽松的服《缓》的更多解释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