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ī hū zhě yě
之乎者也的解释
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,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。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。
成语出处:
宋·文莹《湘山野录》:“之乎者也,助得甚事?”
成语例句:
他对人说话,总是满口之乎者也,叫人半懂不懂的。
之乎者也的近义词:
- 咬文嚼字 指过分地斟酌字句。用于讽刺那些专门死抠字眼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的人。也讽刺那些讲话时爱卖弄自己学识的
- 焉哉乎也
之乎者也的反义词:
- 的了吗呢
成语语法:
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贬义
成语故事:
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当上皇帝以后,准备拓展外城。
他来到朱雀门前,抬头看见门额上写着“朱雀之门”四个字,觉得别扭,就问身旁的大臣赵普:“为什么不写‘朱雀门’三个字,偏写‘朱雀之门,四个字?多用一个‘之’字有什么用呢?”赵普告诉他说:“这是 把‘之’字作为语助词用的。”赵匡胤听后哈哈大笑,说:“之乎者也这些虚字,能助得什么事情啊!”
后来,在民间便流传一句谚语:“之乎者也已焉哉,用得成章好秀才”。
英语翻译:
archaism
歇后语:
孔夫子讲学
《之》的解释
之 zhī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 笔画数:3; 部首:丶; 笔顺编号:454 <h2>详细解释:</h2>之 zhī 【动】 <font color="#008000">(会意。象艸过屮。枝茎益大。本义:出,生出,滋长)</font> 同本义<font color="#800080">〖grow〗</font> 之,出也。象艸过屮,枝茎益大有所之,一者,地也。<font color="#660000">—《之》的更多解释>>>